軟件測試之異常測試,從業務需求的角度來看,異常測試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壓力測試。壓力測試又稱為強度測試,主要是檢查系統的關鍵業務在極限情況下運行的能力,測試這種情況下系統的運行、資源使用狀態。
(2)業務模塊添加、刪除測試。根據實際情況,測試系統在增加或刪除一些模塊的情況下運行的狀態。
(3)修改配置文件測試。對一個配置文件,如初始設置文件的信息進行修改或者刪除操作,觀察系統的響應情況,系統應該給出友好的提示或重新生成配置文件。
(4)數據庫損壞測試。模擬測試數據庫被損壞時系統的處理情況,系統應該提供用戶自動修復的功能。
從操作的角度來看,在異常測試過程中,正常的操作一般不會引起系統異常,只有在異常輸入的情況下才可能導致系統異常,故應該盡可能地設計一些異常的數據進行測試。
從操作的角度來看,異常測試一般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特殊字符測試。大多數基于SQL 的數據庫存儲信息時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在測試過程中可以對文本框輸入一些特殊字符,測試系統的反應。
(2)必填輸入項測試。在保存一些信息時,如注冊,一般會要求填寫一些必填項,測試過程中可以測試不填寫必填項時系統的反應。
(3)字段長度測試。對每個字段允許的較大長度進行測試,假如界面上提示允許輸入較長字符長度為30 個字符,但數據庫在設置該字段時只允許較長輸入20 個字符,如果程序并未對錯誤輸入進行處理,此時系統就會報錯。
(4)字符類型測試。輸入不同的字符類型,如數字、字符等,進行測試,觀察系統的反應。
系統容錯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是避開錯誤(fault-avoidance)技術,即在開發過程中不讓差錯潛入軟件的技術;另一類是容錯(fault-tolerance)技術,即對某些無法避開的差錯,使其影響減少至較小的技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