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bug不清晰,就一句話,沒有具體的操作步驟。
比如:撥打電話出現死機。(就簡單的一句話,就啥都沒了,撥打什么號碼–沒寫,在什么情況下撥打電話–沒寫)
2.提交的bug看不懂啥意思,不知所云。
這種bug只有測試工程師自己能看懂,別人根本看不懂,他卻以為別人能懂。
3.bug發生的前提條件都不寫。
比如:bug描述是充電圖標顯示重疊。但是沒有寫什么條件下出現,開機狀態?還是關機狀態?開發工程師懵逼,還要自己去一個個去試,浪費開發人員的時間,描述不詳細但是測試工程師還覺得自己沒毛病,一切挺好。
4.沒有寫出現的概率。
偶發的bug沒有log和其他更多信息,有的bug概率很小,小到不影響用戶使用,如果不寫清楚,開發人員將浪費大量時間去定位問題。
5.測試工程師描述bug,卻不寫預期結果。
開發都不知道要修改成什么樣,一臉懵逼。結果開發理解錯了,修改的結果不是預期的結果,這就浪費開發的時間了,你想想此刻開發人員的心情是怎樣的?
6.bug等級亂定位
比如一個很小的甚至是建議性的問題,把bug等級提到高。
軟件開發一看,全是致命性1級bug,仔細一看很多小問題也被提為1級bug,此時開發人員的心情肯定的奔潰的。
7.出現問題的軟件版本沒寫清楚,開發人員不知道是在哪個軟件版本出現的。
8.bug出現的模塊沒有劃分清楚,所有的bug都提到一塊,看的眼花繚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