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軟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程序員增長的速度無法達到需求。越來越多的應用需要程序去實現,但是由于缺少必備的IT程序員而荒廢。
無代碼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突然”出現。它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程序員不足的問題。
那么,“無代碼”、“少代碼”,究竟是什么?
我們知道,程序處理的是邏輯和數據過程。如果邏輯和數據處理比較簡單,不涉及復雜的算法,或者我們能夠把常用的算法“標準化”,讓非專業程序員能夠理解,那么就可以通過配置、拖拽的方式創建一個簡單的邏輯和數據處理過程。這個就是“無代碼”。
其實這個不是什么新事物,復雜性都是相對的。對于程序員而言都是很復雜的東西,很早之前,開發產品的人,也提供了這樣的配置程序,一般叫wizard,“魔法師”,看看是不是很神奇?
無代碼,只是把復雜的數據處理和邏輯處理,通過配置來實現,但是需要處理的功能點,不會因為配置的方式而減少。比如,我們需要做一個查詢,輸入的查詢條件,無論是無代碼還是編碼,都是必須的。查詢返回的結果集,也是一樣需要處理。
當需要處理的邏輯和數據比較簡單,配置也簡單,就比較適合無代碼。當需要處理的邏輯和數據很多,使用配置的化,就需要非常繁瑣的操作,反而得不償失了。因此,無代碼比較適合比較簡單的處理。
自然語言腳本,本質上說,就是一種配置的展現形式。它代替編程語言出現,可以作為一種“偽代碼”:一方面,可以被非程序員配置、直觀的查看、編輯;另一方面,作為偽代碼,能夠非常容易的轉換成可以被執行的程序來執行。
其實,自然語言腳本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把程序代碼“翻譯”成自然語言腳本。由于在處理流程中,還是存在某些比較復雜的處理,配置繁瑣,或者難以實現,例如計算手續費等等,就需要代碼來實現。但是這些代碼引入之后,原來使用無代碼的人員,就無法查看、理解、修改它。
解決方案就是,把這些代碼反向“翻譯“為自然語言腳本。這樣,無論是程序員還是普通的操作人員,都可以查看、理解和維護這些腳本了。
自然語言腳本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無代碼解決方案。當然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簡單。做程序員的時候,其實畫流程圖的時候并不多,因為畫圖的效率其實并不高,所以只有比較復雜的邏輯才用。而且流程圖的可看性其實也不怎么樣。
自然語言腳本,是一個順序的流程。當遇到非順序流程,就引入了程序中的控制流和循環。其實控制語句和循環,現在的操作人員也能夠比較容易的理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