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性能測試需求如何正確分析?
發布時間:2020-09-03
我們在進行性能測試之前,都要評估和分析用戶測試需求,有時候,用戶可能測試需求表達不清楚,在項目時間倉促情況下,我們就需要準確分析測試需求,以免耽誤項目交付周期。把握用戶性能測試需求如何正確分析?尤其重要,我們從三個方面闡述,測試模型、業務模型和測試指標。
測試指標
事務處理能力:每秒處理事務量
事務響應時間:每個業務場景執行的時間
事務正確率:執行過程中通過的事務占總事務的比例
系統性能指標:系統占用各種資源情況
測試模型
以業務模型為基礎,根據測試目標不同和業務模型進行參考比對,作為數據依據;在模擬實際真實用戶場景時,測試模型要盡量接近業務模型。
業務模型
實際環境中,用戶操作的業務量以及各個業務之間的比例,能真實的反應實際環境中系統的負載情況;一個系統可能會有幾十個業務,我們測試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占用總業務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幾個業務場景;關于業務比例情況,如果是一個全新的系統,需要進行調研;如果是一個已上線的系統或者類似系統,我們可以對后臺特殊交易日的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如取一個月、一個季度或者一年的數據,統計出平均值和峰值的業務量以及各業務之間比例。
在性能測試準備過程中,要有針對的對性能需求進行分析,如果需求文檔中內容比較籠統,需要進一步進行調研討論和分析。
推薦閱讀:
本文內容不用于商業目的,如涉及知識產權問題,請權利人聯系SPASVO小編(021-60725088-8054),我們將立即處理,馬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