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測試級別:常見的測試級別有單元測試,集成測試和系統測試。大部分的測試組織里面,單元測試由開發負責,而集成測試和系統測試由測試部門或者質量保證部門負責。
(2)角色與職責:需要在測試策略里面明確定義各個角色,以及該角色的職責。比如項目經理,測試組長,測試工程師…
(3)環境需求:這一點非常重要,它將描述測試時需要的系統環境,包括軟硬件以及網絡環境等等。在澄清環境需求的時候,測試組織可以識別出資源方面的風險。
(4)風險分析:影響測試過程的風險都應該盡早被識別出來,而且必須有相應的解決辦法以便消除或者減輕這些風險。
(5)測試進度:測試進度將會評估完成測試所需要的時間。在設定進度的時候,首先需要明確測試范圍,然后根據測試資源的多少來制定能被各方面認可的測試進度計劃。
(6)回歸測試方法:回歸測試用來保證之前fix bug的代碼不會影響軟件的其他部分,這樣需要我們選擇已經執行過的測試用例重新運行。測試人員需要找到一個方法來確定哪些測試用例應該在回歸測試中運行,用例不能太多,因為資源有限,用例也不能太少,否則會達不到必須的測試強度。
(7)測試范圍:這個沒啥好說的,就是你要測試的內容,可能是某些模塊,可能是某些指標,比如功能測試,性能測試,易用性測試…
(8)測試優先級:測試范圍內的東西不會都是一樣重要的,加上測試資源各種有限,所以為測試排定優先級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