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的測試
作者:網絡轉載 發布時間:[ 2011/1/24 13:25:53 ] 推薦標簽:
Good-enough原則是一種權衡投入/產出比的原則:不充分的測試是不負責任的;過分的測試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同樣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我們的操作困難在于:如何界定什么樣的測試是不充分的,什么樣的測試是過分的。目前狀況可用的答案是:制定低測試通過標準和測試內容,然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Good Enough Testing 的定義
有些測試員會問:“我怎么知道我的測試做得足夠了?”
很遺憾,對于這一樣一個問題,沒有很客觀或嚴謹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在嘗試回答問題前識別出來那些因素應該加以考慮。我們至少可以建立一個圍繞這個問題的啟發模型。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么是Good Enough Testing。
Good Enough Testing是形成一個充分的質量評估的過程,這個過程建立在合理的代價之上,用于支持對產品作出明智的、及時的決定。
把定義分解成4部分:
產品質量的評估:
產品的正確性和完整性如何?
測試的代價:
測試消耗的合理的程度如何?是否在項目限制范圍內?對測試的投入是否有好的回報,例如,每次測試后,是否有額外的信息可提供?
決定:
產品質量的評估是否很好地服務于項目和業務?
及時性:
對評估、決定的及時性,是否足夠快,從而發揮作用?
有些測試員會被告知他們所做的測試不會影響產品發布的決定。如果是這樣的話,測試應該停止了。
相反,如果繼續測試會提供技術支持或為公司的某些其它類型的決定提供基礎支持,那么應該繼續測試。因為測試與某些要作出的決定聯系在一起,或為提供某些數據以備將來使用。
某些測試是在組織或某些所謂的權威人士要求下進行的,有些測試僅僅是因為測試計劃制定了,所以執行。這與Good Enough Testing的原則是違背的,Good Enough Testing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測試,不是迷信和儀式。其實很多制定的測試計劃中提到的測試是可以拋棄的,因為它們對測試項目或對利益相關方完全沒有什么影響。
很多時候,測試計劃的編寫是因為某些人說:“教科書上說我們應該有這種測試”。
評估的組成
1、評估產品質量
● 我們是如何評估和報告產品質量的?
● 我們是否確定質量的評估是可被證實正確的?
● 我們是否清楚明示和暗示的產品需求?
● 我們能在產品創建出來后多快地找到產品中的重要的問題?
● 我們的測試是否覆蓋了需要覆蓋的產品的各個方面?
● 我們是否應用了足夠的測試方法類型或采用了足夠的關于質量信息的資料來源來消除測試覆蓋的誤差?
● 是否在產品中存在我們不知道的重大問題的可能性?
● 是否存在本應該是測試發現的問題而測試員未發現,而是被其它渠道發現并報告?
相關推薦

最新發布
性能測試之測試環境搭建的方法
2020/7/21 15:39:32軟件測試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被企業所重視的呢?
2020/7/17 9:09:11Android自動化測試框架有哪些?有什么用途?
2020/7/17 9:03:50什么樣的項目適合做自動化?自動化測試人員應具備怎樣的能力?
2020/7/17 8:57:06幾大市面主流性能測試工具測評
2020/7/17 8:52:11RPA機器人能夠快速響應企業需求,是怎么做到的?
2020/7/17 8:48:05Bug可以真正消滅嗎?為什么?
2020/7/17 8:43:03軟件測試基本概念是怎么來的?軟件測試生命周期的形成歷經了什么?
2020/7/16 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