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組織管理、項目管理中的“責任”相關的話題。責任這個問題自古有,因為只要有人、有協作的地方會有問題產生,有問題產生有責任產生;而且算沒有團隊、沒有協作,人們也常說你要“對自己負責任”,所以人是擺脫不了責任而獨立存在。責任伴隨著人的一生,也許是這樣無處不在的“責任感”,促使人們不斷前進,促進社會不斷發展。
只不過在當今的工業化社會,社會分工細致,公司部門協作、跨國協作司空見慣的情況下,責任及相關的問題顯得更加的突出和重要。因為一個有主人翁精神、有責任心的組織和團隊,員工負起責任,組織上下齊心協力,為組織目標努力;而一個沒有主人翁精神,沒有責任心的,責任不明確的組織,成員之間互相扯皮、內耗,造成極大的決策成本、信息成本以及溝通成本,使得組織效率和士氣低下,組織無法高效運行。
文章和大家一起探討組織中的一些常見的責任現象,以及解決組織中關于責任扯皮、內耗的兩種方法,即制度與自我管理。
責任及相關問題的產生
現代經濟學講究效率驅動,每個組織或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導致了社會分工的細化、產業鏈和團隊協作的形成。我們知道雖然在社會分工中,個體的效率會提高,但是在團體協作中也會產生一些額外的成本和問題,包括委托成本、信息成本、溝通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其中包括團隊協作中的責任的扯皮和內耗的成本。
下圖中,左邊是傳統的社會分工中員工社會網絡,右邊是現代國際化產業鏈、矩陣組織結構中的員工的社會網絡。
1.左圖中的圓圈代表每個員工,圈的大小代表員工的效率,可見當今由于社會分工細化,專業化,以及在一個崗位上專業工作經驗增加后,員工的效率比傳統的工作模式更高,更專。
2.現代社會分工中每個員工與周圍人的協作增強了,也是員工的社會網絡密度增加了。
3.現代社會分工中員工的社會網絡密度的增加,增加了信息成本,溝通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問題發生時的責任歸屬成本 - 也是人們常說的扯皮與內耗成本。
4.現代的社會分工中,雖然個體的效率增加了,但是增加了其它的成本。如果處理不好如因責任而導致的扯皮與內耗的成本,很有可能造成整體效率比傳統模式更低下。
另外,專業化分工與工作密度的增加還會產生一系列的現象,如其中一個很的現象是“責任分散”現象:在組織協調中,當一個問題由一個人負責時,猶如個體戶經營,那這個個體肯定是盡心盡責,富有主人翁精神,因為這是他一個人的“責任”。當分工細致(特別近幾年全球化的分工與公司結構)一個任務由多人負責,甚至多個不同的人負責的情況,已經司空見慣, 這樣的團體協作中,容易滋生“責任分散”的現象。 什么是責任分散?比如,在街頭,四周只有你一個人,當你看到旁邊有個小孩躺在地上哭,你一定會過去扶起小孩,然后提供你的愛心和幫助。但是,換另外一個場 景,在一個繁忙的街邊,四周都是匆忙而過的人群,當你看到旁邊有個小孩躺在地上哭時,你可能會隨著人群走過。這是責任分散,當人越多時,大家都覺得,一 件事情可能是別人會去做,所以自己不去做了,而且自己不去做內心收到的譴責也不會很大。因為,所有的責任都分散到了所有的個體上,收到的內心的譴責也都分散到了所有的個體。
所以,分工帶來個體效率的提高,但分工協作和社會網絡密度的增加帶來了一系列的責任及相關問題,如責任分散問題,責任的扯皮內耗的成本等。如果沒有良好的管理制度,機制來確保由于協作帶來的責任相關問題及成本,組織將陷入低效運行,抵消甚至拖垮個體分工帶來的效率提高。
責任交叉,轉移及集中現象
明確了組織中存在責任及相關問題后,我們來進一步分析組織中的一些責任現象,以便進一步尋求解決之道。